前武功卓越,威震天下,当年有幸见了几面,只觉得他英气逼人,洒落不羁,确实是百年难得一见的人物。”
司马元及叹道:“这也是我最为后悔的地方了,当年入门学艺的时候,在我们几个师兄弟中,我和长乐的关系最为要好,我们同时修习道法,他却一心痴迷武道,无时无刻不想把自己的修为提至最高峰,可他这样做就走偏了,修道之人,最先注重心性上的修为,再来看实力的高低,正如我们祖师爷留下来的遗训:‘四象为辅,道心归一。’”
“可长乐完全本末颠倒了,只顾修炼武功,心性上的修为全然不顾。他天资聪颖,不论什么法门,都领悟极快,可以说是一看就会,到最后泰山一战,一举成名,他那时只有二十三岁。”
“那时他大大壮大了茅山的名声,门派里几乎所有的人都为他高声喝彩,唯独我们的师父掌门铁牧子不喜反忧,那时他就悄悄嘱咐我,让我好好劝说安阳长乐,一定让他静下心来,放缓对武道的追求,多注重修心养性,那时我也为长乐感到高兴,不明白为什么,就问我师父为什么?”
“我师父说,古来做大事的人,向来不是只靠着武功或者谋略成事的,而是要目光长远,心性稳重,接着又举了我们茅山几位掌门的例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