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薪,一是鼓励本土球员多多试试欧洲联赛,二是希望各大企业不要放弃中国足球,三是“赶走”外籍球星,这样俱乐部的资金可以培养本国的年轻人,而非全部用来支付球星的薪水。虽然目的有些道理,可政策的再次反复实在叫人有些绝望。
几个本来在归化的外籍球员离开中国,包括实力最强劲的。这也没办法。可以预见,金元消退,以后中超也不会有高水平的外籍球员了,归化的路也堵死了,今年这批归化球员就是最强的归化球员。
而2021年中超开赛以前,莫名其妙地,足协又出一个规定,“球队名字不能带有赞助商的企业名字”,必须改。登时又是一片混乱。足协希望各个球队学学日本职业球队,比如“大阪樱花”“仙台七夕”“甲府风林”“柏太阳神”,说这样子富有诗意,可实际上呢,中超变成全运会了,大家直接叫“广州队”“深圳队”“武汉队”……也有些队极不走心,比如四川曾经提交了个“四川机器熊猫”,让人瞠目结舌。
可足协要求的“中性名”似乎并不适合中超。大笔资金赞助足球,却连名字都不能冠。
同时,足协要求参赛球队必须清偿全部债务,这似乎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多支球队宣布解散,其中包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