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仰头猛灌了一瓶水,有点不服气,想了想,索性从演戏的层面入手:“今天那场戏,你演得不错,不过你自己应该也感觉到问题了吧?”
应嘉彤果然将视线转了过来。
管信登时有种受到重视的感动,也忘了自己最讨厌同行找自己问东问西,抬了抬下巴,说:“沉浸感。你缺少对角色的感同身受,就算是技巧派,也是要在理解人物本身思想的情况下,再进行数据化的剖析。漂浮在角色表层的表演,注定只有一个空壳。”
沉浸感。
应嘉彤默念这几个字,陷入了沉思。
目前来说,他对角色的理解都是通过剧情的上下串联,拉出角色个人的成长经历,再往角色上贴标签,添加一些他认为这个标签应该做的事情。
比如傲娇的角色在恋爱中,说着伤人的话时,就会不自觉地往对方那边看。
这样的理解在最初一段时间确实帮助他提升了很多,导演也对他赞不绝口,觉得他进步很快,但是时间长了以后,他就发现了问题。
他无法再往上提升了。
当给所有的标签都设置了行为模式,他接到角色的第一时间就回想起自己之前演过的类似角色,虽然上手很快,但总有一种自己是加工厂流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