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的常见。你的导师觉得那样对你损耗太大了,她觉得你有很大的天赋和灵气,但是不应该这么消耗。可是我觉得你这样是很对的。我见过不少你这样的演员,国外的演员也有,他们最后都被人叫戏疯子。”
“霍逸那部剧我看过了,他是完全按照程式在演戏,一个情绪一个场景到了什么点,该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表达,都已经固定了,无外乎就是那几种反应。他给的点很多,但能够出彩能够击中观众的灵魂点没有。”
“但是你不一样,童熙,你的那部剧虽然是偶像剧,可是你在诠释人物的时候,比他进行的逻辑计算和人物推理要多很多,你所有的反应都是自然的下意识的反应,让观众觉得顺其自然就该如此,而在需要击中观众的地方,你一个眼神就到位了。这是你的逻辑思维和感性分析的结果,这才是演员更深层的表达。”
高朗这番话令林童熙很意外:“高老师看过我的那部剧?”
高朗笑着说:“今年金牡丹提名的剧我都看过。其实,确切的说,只要我有时间,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的剧集和电影,我都有看过。我喜欢研究演员的表演方式,分析他们为什么这样演,我觉得这很有意思。”
林童熙自己其实也拉过片子,也分析过很多演员的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