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杨继年养家的艰辛。
刚开始只有一个闺女还好些,等儿子来到这个世间之后,他的压力就大了。
杨卓雪不需要去学堂,在家里李氏和杨继年就能教授她。可儿子杨卓超不同啊!
按照华夏的传统,女儿迟早是别人家的人,儿子却是自己后半生的倚仗,所以要严格,要让他接受最好的教育。
于是杨卓超每日抱怨读书没玩没了的同时,杨继年夫妇发现钱不大够用了。
咋办?
两口子无数个夜里辗转难眠,最终杨继年想了个笨办法。
节约!
开源他们家没办法,那就节流吧。
从此杨继年就很少做新衣裳,吃饭也是越简单越省钱越好,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省下钱来给孩子用。
一直坚持到了女儿出嫁,杨继年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一小坛酒,换做是以前的杨继年绝壁舍不得。
但就算是舍得了,他依旧习惯性的抠门,只要了一小碟豆子来下酒。
喝着小酒,吃着豆子,周围的人都不认识自己……
这样的环境让杨继年难得的露出了微笑,很是放松。
夫君、父亲……同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