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命那些学正翻遍了整个书院方才找到了几样符合楚毅要求的典籍。
按照楚毅的要求,必须是名动天下之大儒亲笔手书之典籍,最关键的是这典籍还必须是其自身思想精粹之阐述,不是说随便抄录先贤之典籍就可。
如此一来,纵然是嵩阳书院藏书众多,底蕴深厚,却是也难寻出几册能够符合楚毅要求的典籍。
毕竟历朝历代,天下间可以称得上是大儒的贤人不少,他们所留下的手书真的去搜寻的话,也能搜刮一批出来,别的不说,单单是嵩阳书院就能寻出几百册大儒手书典籍来。
可是这些手书典籍当中,真正是这些人一身所学感悟之凝聚而成,堪称著书立传之典籍却是寥寥无几。
楚方低头立在一旁,楚毅坐在那里,看着面前不过五六册的典籍,虽然数量不多,可是这已经是出乎楚毅的意料了。
本身楚毅就清楚想要寻到能够让他增长气运点的典籍就没有那么容易,现在能够找到这几本也是足够了。
每一本楚毅都细细翻阅,通读其内容,通过这些典籍,楚毅能够清楚的感受到这些先贤大儒自身之思想。
可以说道无止境,每个人对人生的感悟都有所不同,每一位能够著书立传并且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