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经》里既没有那些将帅打仗的故事,封狼居胥、马踏燕山,也没有士卒奋战的事故。常识里,没有健马战车,也没有铁盔弓弩,更没有刀兵血腥。
唯有简单说了一句“古六艺,今不具”。却也从来没有劝人勇武的话语。这在徐杰看来,便是极大的缺陷,一个民族,怎么能不教育自己的孩子勇武呢?从春秋战国之下,到秦汉隋唐,君子佩剑行,再也不复,这是一种潜在的悲哀。
徐杰看着这个名叫胡精忠的小孩童,忽然想编写那蒙学《三字经》,还要在其中加一些语句,徐杰脑中已然在编,要加一些比如:三千甲,能吞吴。孙膑腕,运筹胜。武灵王,骑射胡。少卫青,逐匈奴。霍去病,狼居胥。。。
又不如:马能驰,骑士威。弓能射,百步穿。铁甲厚,将军勇。刀枪利,胡不侵。。。
这些故事,这些常识,如何能不讲给小孩子去听,小孩子最是好教化,自小听着这些故事,如何能不在脑中浮现出那些勇武英雄事,如何能不产生勇武之心?勇武自少年,若是年少没有勇武之心,长大之后便更不可能有勇武之心。
编着编着,徐杰越发觉得这《三字经》的启蒙读物,一定要写出来,还要写得不同。不仅要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