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就向**同志申请,国wu院决定加大建设资源投入力度,明年就以外交学院的正式招牌复招。学校领导听说后,都很高兴呢。”
    车上的同学们听了,尽皆骇然。
    历史上的外交学院,一直要顶着北二外特招班的名义,在高考中招生,直到80届。虽然这些招进来的学生,是在外交学院的旧校区内上课,但校内软硬件设施、师资力量毕竟没有恢复到位。
    但之所以导致如此,显然是历史上国家的资源投入力度不够大,百废待兴时,各处都要资金,外交学院这种撑门面的“虚荣”,自然要慢慢来了。
    但是这一次,对东欧各国出访的各个使团,却比历史同期超额完成了论战任务,甚至有可能因此导致苏联有更好的台阶下。
    这一波省了多少北疆军费,朝廷都是会算账的。一看搞更专业的外交团队,确实是投入小、产出大,国家也就加速了投入,顺理成章。
    顾骜带来的又一个蝴蝶效应,算是落地:外交学院不借助外部招牌、以自己名义高考招生的历史进程,被提前了一年。
    顾骜毕业时的文凭,也会因此更加正式。
    而这个变故,对于外交部的高官们而言,或许不算什么,毕竟部长都是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