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很复杂,电报里说不清,萧穗让顾骜有意向的话面谈,并且最好在京城做好一些结交某些总局审批人员的工作、有助于后续跟制片厂谈条件。
另外,萧穗也肯定了如今的政策:最好是引进日片,次之港片,再次之美片。别的西方国家,暂时审核比较困难。
最后,萧穗还在电报里问了顾骜是否有可靠的日语翻译,如果没有,她可以想办法帮忙介绍。
日语翻译当然是要的了,虽然顾骜自己学过日语,但毕竟不是主修,水平有限,这次去商务交流还好说,要把电影翻译得“信达雅”就有点难度了。
而80年代国内译制片厂对质量的考究还是很细的,一听说干活的人连日语专业都不是,哪怕实际水平还行,校审的时候也容易刁难。
顾骜回国前便考虑过这个问题,得到萧穗的回信,他就立刻行动起来。
……
如今是暑假,学校宿舍又装修、所有同学都被赶回老家了,所以顾骜其实没多少选项。
他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78级的学弟杨义。
顾骜跟杨义本来就挺熟、关系也不错。
而且他是学校里里仅有的4个京城本地人之一、也是其中唯一一个主修日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