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临死之前那段微小的时间差发生了什么,鬼知道呢。
历史上,阿富汗也好,伊拉克也好,对于某些技术远远落后美国好几十年、并且有心二次工业化的国家,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
但可惜的是,作用没那么大。
因为他们没有预测到伊拉克和伊朗必有一战,没有提前作好准备工作和调研功课。等80年9月底两伊战争正式爆发后,甚至一开始都没觉得这会是一场持久战争。
因为战争最初几个月,大家都是觉得伊拉克利用偷袭优势节节进攻、直到81年2月底伊朗第一次反攻后,国际分析家们才认为战争有长期化拉锯战的可能性。
同理,苏联人对阿富汗的动武,一开始也被认为是一场秒杀式碾压,许多国家没有预料到阿富汗的游记能撑到美国人暗中摸索到援助渠道,也没料到美国人真肯下血本援助。
等一切明朗,起码都是81年年中的事情了。再定计划、做可行性研究,以及考虑80年代的慢性子、不敢放手,真正动手,都82年下半年了。
而国内对巴桶灰区技术的追赶,不凭借外力都能在84、85年左右自然完成,所以最后也就缩短了几个月吧。投入不小,产出也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