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980年代的香江,邵氏因为对演员和创作人员的高压,素来以刻薄寡恩著称。相比之下,邹老板的嘉禾模式,就被很多人吹捧了。
    “我是大陆来的,跟邵爵士合作过,不是跟着邵爵士混。”顾骜不卑不亢地点到即止,也不多解释。
    很快,顾骜就见到了正主,一个年近四旬、长相瘦削、脸颊凹陷、颧骨凸出的中年男人。
    顾骜直接说明了来意。
    袁八爷也不跟他虚伪,直截了当挑明:“顾少,我知道你能折腾,不过我现在已经是当导演的人了,武而优则导嘛,你应该知道我的身份的。”
    他这番话并不是自吹自擂,因为两年多前、程龙刚改投嘉禾系时,最初的两部功夫喜剧《蛇形刁手》和《醉拳》,就是袁八爷既当导演、又兼武指的产物。
    “知名导演”的身价,可就比“武术指导”贵多了。
    武侠片里的“武而优则导”,有点儿像科幻片领域的“特效优则导”——卡梅隆不就是那么转型的么。
    “八爷报个价吧。”
    “一百万,港币就行。”
    “可以,如果我要连续雇你两部呢。”
    “不打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