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顾骜的了。
见前嫌尽释,米娜笑着转移了话题:“学长,你的《沪江滩》果然很火爆呢,我前几天早锻炼出去跑步,路过央视,都看到那边开面包车拉观众来信了。”
顾骜还是第一个听到这个消息,不由颇为欣慰。
在80年代,至少85年以前,收视率没什么值得骄傲的。因为压根儿就没台可以换,买了电视机的人也不会舍得不用。
两部剧质量差上10倍,收视率差距可能只是70%和95%的区别,但观众来信数量却可能真的差10倍。
这时候,观众来信,就成了衡量真正受欢迎程度的更直观指标。
要是有心赚周边生意的钱,如今简直遍地是黄金。
听说粤州和特区那边,已经有港资的小服装厂,瞅准了机会,在内地热播之前,就疯狂按后世“淘宝找同款”的思 路,大量生产囤货许文强款大风衣、白围巾。
等这边一火爆后就立刻同款出货——因为热播是完全可以预测的,香江那边已经热播了小半年了,所以香江商人都知道,“只要《沪江滩》能在内地过审,肯定热播”,因此提前囤料备货是没有任何滞销风险的。
一件衣服起码比平时别的款式多溢价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