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明,反正你就拿这个利好消息去帮我笼络,坚定投资人的信心。”
陆光复当然知道顾骜在说什么,上周顾骜就提过想挖“鸿海精密”的郭台名、抛弃在湾湾的基业,到特区另起炉灶创出更大的家业。
如果顾骜将来有更多美国背景,让湾湾人下定决心投奔,当然要少几分顾虑。
陆光复:“我会进一步跟对方接触的。不过,可能要提供对方一些资金周转,先把他在鸿海的固定资产甚至品牌,都转移给其他人。
不然他本人跑了之后,被国有化掉,可就麻烦了。就算不国有化,被监管部门盯上后每天找茬儿,也受不了。”
顾骜:“钱不是问题,他的厂子,77年验资的时候才200万台币吧。我是觉得郭台名这家伙是个人才,他和他的团队、管理体系,这些无形资产值钱。鸿海那点破厂房设备,算得了什么。”
陆光复有点不解:“可是这样,你直接拿你自己在美国赚到的美元,回大陆投资,不是‘引资额’更高了么?你到湾湾多绕一圈,引资额反而是下降的呀。”
顾骜笑了:“那又如何,内地是行政化管理的kpi,外资和外资,性质是不一样的。湾湾目前没有商人来投奔大陆,来了就是政治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