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痛点,最多只能算是做好一个课题汇报的前10%工作而已。
就像一个病人去看病,医生搞清楚他究竟是啥病。
下一步是弄清楚最前沿的努力已经做到哪了。
相当于医生问明病人来医院之前、还自己吃过哪些药。
在这方面,顾骜比其他研究生略有优势。
因为基辛格带的其他研究生,是接触不到最近几年美国国wu院的决策机密内幕的。所以他们不会精确知道“这一次来医院之前吃过多少药”。
而顾骜至少可以看到一些后世解密出来的热点分析,也就能少走一点弯路,少做一点重复性工作。
当然了,顾骜前世并不是研究这个的,所以他只是外行看热闹。对那些闹大了的70年代秘密外交事件的手腕有所了解。
其他95%小事情,他是不知道的。
算不算大事的标准,要看后世有没有资格被脱口秀“晓说”提及、或者进入“得到”分析课程。没收录的,顾骜上下班地铁上没听过,就不知道。
他前世是码农嘛,忙着呢,哪有时间专门学没用的文科琐碎知识。
比如,71~72年,基辛格为中美建交所作的努力,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