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们窃窃私语起来:
    “诶,那不是杨自豪么,听说他上午被教务处的刘主任喊去单独谈话了。”
    “你们说说他跟着港商赚了那么多外快,怎么就摆不平刘主任呢,他要是能一直跟着港上混,估计以后每个月都至少几千块。
    比咱这种每月200块都能高兴得笑出来的,不知道好到哪里去了。要是政策也能允许咱被分配到特区的外资企业,就好了。”
    面对那些动摇士气的话,自然也有政治觉悟颇高的同学正色反驳:
    “你想的美吧,国家免费让咱读大学,培养了我们,怎么可能去给外国人赚钱。再说刘主任估计是想有更多筹码跟洋人统一谈判,到时候有什么科研需求,好直接找国家的研究所谈,我们才卖得出高价!
    像杨自豪、鲁运达这样,别看个人每月几千块甚至更多,但成果是白白被洋人直接拿走的。让研究所过一道手,要价底气就不一样了!”
    说出这番话的人,也不能一概用后世的眼光说人家傻。因为那个年代过来的人,确实有些是真心不图私利,觉悟很高想做贡献,不是装出来的。
    真有这种人。
    只不过很少。
    所以立刻招来了普通同学的冷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