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怕的是剧本的历史定性部分拍板权旁落,
而贝托鲁奇怕的是艺术调性的拍板权旁落,
其实双方怕的根本不在一个点上,本来把话说开了,是有可能取得弥合的。
顾骜虽然不喜欢清宫戏,但他也知道奔着严肃拿奖去的历史电影,肯定得是史料翔实的近代题材。
就算他内心有点皇汉,他也知道大明的东西肯定是会被当成戏说、而非历史纪录的,那玩意儿一手资料太少。奔着拿奖去,溥yi的戏是很合适的。
当然也不能把话说绝对,历史上99年的奥斯卡,就给了古代剧《莎翁情史》,甚至是干掉了同年斯皮尔伯格苦心孤诣搞的《拯救大兵瑞恩》上位的——
在当时的媒体眼里,斯皮尔伯格符合了导演是犹大人、题材由真实厚重故事改编、体现美国精神 和反纳挺犹、少数族裔奋斗、拍摄投入也大,怎么也得拿个奥斯卡最佳影片才对。
不过《莎翁情史》的胜出,也第一次让整个好莱坞震惊于哈维.韦恩斯坦和米拉麦克斯公司的lobby拜票能力,史称“莎翁血案”,直到20年后哈维被搞掉,当年这桩公案都始终被好莱坞人挂在嘴边抨击,说成是“好莱坞之耻”。
虽然不能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