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型企业的特别倾斜性优待,她哪怕只设立饮料灌装厂,也能拿到三免五减半。
我们必须有额外的诚意,才能促进她们把研发基地也设在内地——因为东南亚有部分国家,乃至曰本,是有给科研成本超延期抵扣后续年度应税利润的。”
袁翔已经有些吃力了。
而沪江和明州来的同行也差不多。
1982年的招商引资官员,说实话最不适应的,就是洋人那种在避税上千方百计的算计。尤其是当洋人一番巧妙设计后,告诉你“你所谓的税收优惠,其实我原先可以靠别的方法回避掉一部分。所以你得真的再额外实打实拿出多少额度,才算与国际接轨真的有诚意”时,国内官员往往就败下阵来了。
这也没办法,因为原先中国人三十多年都习惯了国有企业,利润本来就归国家,都是一个兜里的,谁耐烦算这个账。哪怕是到了21世纪,国企的会计偷税漏税本事还是远远不如民企和外企啊。
“那……那这事儿怎么办呢?不违反省里和国家的政策,我们能怎么答应?”袁翔也是病笃乱投医,居然直接跟马风讨论起来。
马风假装不是很专业的样子,等了七八秒钟,借机环视了一圈袁翔的其他“高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