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一种制度在一个地方效果好,就一刀切推广。因此,历史上分田的事儿,在全国持续了七八年之久,到87年才最后一批集体所有土地承包到户。至于那些国营农场,更是到后面也一直没有分。
(说句题外话,这一点上,伟人是真的伟大,不是我吹。伟人当年觉得小岗好,可以观望观望,但是并没有立刻要求全国推广学习。因为他是实用主义的,知道全国情况有很大不同,或许徽省农村就是比较利己,一定要谈利益分配明确才能激发劳动积极性,但不代表其他地方也这样。这里没有任何地域攻击的意思 啊。
同理,伟人也知道上一个时代,‘农业学大寨’的典型‘大寨’本身也没有错。那儿的人是真的讲奉献,肯团结,确实搞建设有成绩,说不定是晋省农民比徽省农民觉悟高呢。如果强行让大寨立刻学小岗,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好疗效。
所以,那些典型本身都没有错,可能出现偏差的,是看到一个典型,就觉得全中国都适用,那就……中国太大了,每个地方民风不同。让地方结合情况对症下药,觉悟高淳朴的地方继续多讲几年奉献,觉悟比较灵活的地方先走一步改讲绩效,这才是最稳的过渡。)
具体到钱塘周边,虽然钱塘也算是土地改得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