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尤其是编写游戏机底层系统的工作,难度比原先烧死式街机/掌机要难不少,很多问题都是软件组第一次遇到的。
进度稍微落后一点、需要引入雅达利方面挖角来的成熟工程师,然后双方工作模式进行磨合,都是不可避免的。
因为并没有非常顺利按计划实施,埃里克森教授特地为了这些调整,安排了两个软件组的骨干工程师,飞到华生顿当面跟顾骜汇报问题。
顾骜也在放学之后,在自己别墅里接见了这两个下属。
“老杨啊,小李,坐。不用客气。”顾骜非常随性。
这俩人一个是跟顾骜混了3年的元老骨干杨自豪。
还有一个是今年刚刚正式加入软件团队的李开富——这李开富也是年初的时候,终于在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了。他当初通过顾骜的表哥陆光复,高攀结交到了顾骜这样牛逼的朋友,所以在规划自己人生路线时,当然也做出了调整。
毕业之前,他就很卖力尽量帮顾骜在软件方面打打杂接点私活,毕业之后,他观察到顾骜在硅谷开了公司,也就毅然从哥大的本科考去斯坦福读研,还是搞计算机。
本来么,以80年代前期美国的社会氛围,常青藤八盟校的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