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学弟,或者别的可靠的谁,搞定不就好了,反正总统先生不会用的。”
基辛格歪着脑袋想了几秒钟,也注意到顾骜智力快被榨干了,选择了“掐头去尾脱敏后,放手外包”。
他跟顾骜刚才的这番交谈,言语并不多,但并非外交专业、或者对美国高层深有理解的人,是听不懂的。
这里就得提到后世基辛格回忆录里的一番论断了:从尼克松总统开始,因为尼克松跟东方智慧交锋了一段,回来之后,就喜欢上了学中国古代兵法那样,军师出谋划策一定要给主公“上中下三策”的选项,然后总统只负责拍板。
原先的美国总统,也希望下属汇报工作的时候,多给点分析选项,但没这么硬性。而尼克松从中国回来之后,这几乎是硬性要求了。
这就导致很多幕僚工作量大增,后来也就随便给很不靠谱的备选方案,满足总统的“甲方情节”。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里亲笔写道:“有些安全和国际关系幕僚摸清了总统的脾气后,就往往这么干:a方案是他真心想让总统采纳的方案,而b方案和c方案根本就没想过。
总统非要3个,那么幕僚就临时想‘b方案就是直接跟苏联人打核大战同归于尽’,‘c方案就是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