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港资虽然也能来合资,但它们的合资对象、作为中资的那一方,基本上都得是国企。社队企业和个体户是不能跟外资合资的,也无法进入很多行业。
所以84之后,有先见之明的外资以及个体户,就开始琢磨借“乡镇企业”的皮,跟地方基层的小集体谈判,承包经营、给地方小集体分点好处。
比如吴越省早年著名的“万向集团”之类的公司,就是84年后趁机套上一层“乡镇企业”的外皮,然后给乡集体一点股份,剩余的则由经营者土法实施股份制。
再往后的92,才是彻底放开了企业持股属性,基本上管你什么钱的来路,都能开公司。而“万向”之类的公司,这才“花钱买不管”,明晰产权,摆脱掉乡镇的皮,正式筹资私有化。(当然万向的私有化是比较正气的,人家92年的时候就花了1500万,没有占集体的便宜。)
换句话说,看了年初的这堆电视讲话、有关文件后,顾骜内心也冒出了一个想法:
从今年开始,他想在特区意外的国内其他地方设立企业,就可以不跟国家和国企打交道了。
他可以随便拉一个没什么实力、话语权很弱势的乡镇集体,给对方一点以土地出资占股的好处,当外衣披着,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