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拍摄的,也就86年一年左右。而84年都是在选址建园子、选人,85年一年都是在培养这些选出来的人,最后才开机拍摄。
这种做法的成本当然是很高的,后来市场经济时代拍片要赚钱,几乎就不能复制了——这也算是国企计划时代、影视运作的少有利好之一。因为国企加计划,虽然容易浪费,但至少不会偷工减料。
世人只见过国企的产品因为工艺和设计的时候低效浪费、大手大脚,导致产品价格缺乏市场竞争力,但至少不会见到有牌子的国企干偷工减料的事情。
毕竟都是堂而皇之能报账的钱,办事人干嘛给国家省钱?省出来的利润又不是你的。
倒是私人老板投资进来之后,一部剧报个5000万投资实际到账2000万、还要联合导演编剧制片人一起做账、或者给偶像鲜肉明面高片酬实际上换个渠道返给投资人……不一而足。
反正私人老板是会给办事人们分脏的,你帮他省钱了,他回报你的方式也机动灵活得多,渐近于无招胜有招之境界。
市场高效而易偷工减料,计划低效而用料充足,这两大基本特性是没什么好质疑的。
有见识的明眼人,总是能看到各种制度都是有特定优缺点,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