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也是剧作家、音乐家。不会让拍电影电视的人当bu长的。
“这个小姑娘不错,价值观很正。文艺文艺嘛,文学才是艺术的最正道。”某专家不由自主如是想。
然后大家眼神 一交流,为首专家开口、即兴命题道:“看你履历也是姑苏人,林黛玉也是姑苏人,给你个机会,用古音吟诵一下《葬花吟》,看看你古汉语的音韵训诂之学功底怎么样。”
古代汉语的发音跟现代普通话是不一样的,反而偏近于粤语和吴语之间,所以现代人揣摩古代诗词文学,就需要音韵训诂之学。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普通话里ing和eng的韵母读音是不一样的,但是在粤语里是一样的,所以才有那么多唐诗可以用粤语压成ing/eng同韵。
普通话里的u/v也是截然不同韵的,不过在部分会稽以南的吴语区,却能读成同韵,比如“读书”这个词在部分吴语里是“读书(xu)”,这样唐诗里的“竹帛烟销帝业虚……刘项原来不读书”就押韵了。
而《葬花吟》这首词里,好几处阴险的古今不同韵,也存在典型的“在古吴语里是同韵的”问题。
比如第二阙一二四句的“惜春暮/无释处/来复去”这三个韵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