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年代的语境里,中国人的官方口径,都是称呼李家坡为“中等水平发达国家”,乃至“中高等发达国家”的。
连马来西亚,都被认为是发达国家,而泰国在90年代初被认为是准发达国家。也就印尼和菲佣这些更落后一级,实在与发达不沾边,但当时经济也比中国要好一些这些国家,都是在98东南亚金融危机倍索罗斯黑了之后,才一落千丈的。
马来西亚更是从已经发达就此跌回发展中。
所以,在80年代中期的中国第一批下海科技创业者眼里,如果自家产品要谋求出口,肯定第一目标就是主攻东南亚市场。那些都是技术比中国差、但却比中国有钱不少的存在。只要国货质量和技术水平还过得去、然后比原本佔据市场的日货便宜上五倍十倍,就能抢到市场。
说句难听的,80年代中期,还有不少沪江等开放程度比较大的窗口城市,因为市民移民机会多,很多妇女想尽办法弄去马来西亚,然后说不定就倾尽所有嫁人在大马开个小卖店什么的。
当年人家可风光了,不过开了25年小卖店后,就发现国内当年那些同在沪江的、原本比她们家境更差的邻居,拆迁致富,卖套拆迁房就比你去大马奋斗25年还牛逼十倍,也不知这些当年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