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捧着寺庙里的盆栽绿植陆续走入来,要将其免费送给五架房的韬奋棚,一下子房间庭院翠绿环绕,生机勃勃。
五架房的地板上,左右两行,各排好了茵席杌子和书案,四十多名生徒都统一身着青灰色深衣,发髻上折,入座其中。
最西侧环绕着八面素色屏风,内里两座香案,还有面坐席,为讲师们面向生徒们论经说难之所。
这次讲师,高岳决定分为常住和延聘二类,常住的就是刘德室卫次公,和同样较为擅长诗赋杂文的黄顺,他们自己给生徒授课,互通有无;而延聘的则暂时是苏博士,不定期给生徒授学。
待到高岳走入到屏风间的席位上时,录事刘德室给他一张《韬奋棚夏课格》。
其实就是课程表。
高岳一看,皱着眉说不行。
原来刘德室用的这个夏课格,还是照搬国子监的那套。国子监的课程高岳认为简直松弛得不像话,就是上午抄抄经文,下午临摹临摹隶书楷书之类,“这样根本没法子和崇弘二馆及各地乡贡举子竞争!”
言毕,高岳便将夏课格换了张纸,熟稔地打上乌丝栏,而后用小楷写了张新的《夏课格》,并当众给所有在棚的生徒朗声阅读出来:
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