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由礼部主司统一审核,作为春闱试定夺榜单的参考。
高岳去参加大历十二年春闱时,那个死鬼也就是被烧掉的,已投过省卷了。
可十三年的省卷,必须他自己去投。
所以说到这里,高岳也明白,自己在大历十二年被礼部黜落的原因,除去诗赋杂文拽白外,怕是在省卷时就已不入潘炎的法眼了。
为什么要投省卷?其实很简单,天宝元年礼部侍郎韦陟主持当年春闱时,认为之前“主司取与,皆以一场之善,登其科目,不尽其才。”意思就是我们大唐科考,就那么一场定胜负,对有些应试能力不佳的举子不太公平,另外大家考试时被韵脚、时间限制,也很难写出什么锦绣词章来,这样取谁还是不取谁,说服力不够(大家写的都那样嘛,半斤八两)。
所以韦陟就要求举子在考前,将昔日的得意之作交到他这里来,这样他再放榜便能更加客观些。后来,便形成了固定的向礼部“投省卷”的制度(礼部为尚书省六部之一,故而叫省卷)。
投省卷,虽然是举子每年都要做的事,但时间却不一定,或在前一年的冬至日前后,或在来年春闱前某日,全看礼部主司如何安排。
而潘炎要求的时间,则是二月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