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向朝廷请缨,愿为平叛先锋。
这中央和山南东道的战争,似乎是一触即发。
就在李适问策时,宰相杨炎大步走出,称“臣自道州还京时,曾路过襄州,与梁崇义交谈过。”
“哦?”绳床上的李适没有表态,他要求杨炎说下去。
“梁崇义对臣说过,他并非愿意割据,只因昔日来瑱入朝后,次年即被诛杀,自己多年抗命,怎敢丢弃方镇归京?”
“那依杨卿的看法?”
杨炎长髯拂动,捧起笏板,当即请求皇帝说,“臣当时已答应梁崇义,回朝后必然面奏圣主,请赦他和襄州诸将士之罪,尽快促成其归顺朝廷。”
很好啊......”李适在口中说出这句话时,其实和内心所想是有一定差距的。
李适内心已泛起不满,这不满是对杨炎的,“原来梁崇义叛是不叛,朕是镇是抚,全要看你小杨山人昔日的一句私人承诺?”
可杨炎根本没察觉李适激烈变动的内心,他全凭自己的看法出发,认为梁崇义大致算是“邪恶守序”的一派,且力量在割据四镇(魏博、成德、淄青、山南)当中也最弱小,但求自保而已,与河朔叛镇不同,还是可以争取安抚的。只要能兵不血刃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