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成群成群去葫芦河畔饮水。
忽然,高岳远远望到,这支摧沙堡来的队伍中间,用长杆竖起一面布帛做的旗帜,对着河对岸自己所处的萧关障塞摇动。
“没错,没错,来人,给他们施放平安烟,让他们放心过白草峪。”高岳急忙大喊道。
按照尚结赞木简规定,每次过白草峪,摧沙堡的护持队伍都要举帜,而这时萧关障塞便应该按照规定燃不同的烟火,来报告前路安全与否。
这群蕃子,对汉唐以来中土的烽燧线,利用得倒是很好!
可这次高岳却将计就计:
萧关烽堠台下的阔地上,列着一囤囤捆扎好的干燥长草,用不同的草来施放信号——白天里烧的叫“烽”,烧得是芨芨草,也叫苣;夜晚烧的叫“燧”,烧得是苇草,也叫积薪;不同数目的烽燧,代表不同的军情,另外在烽燧里混入牛粪马粪羊粪,燃起的那叫狼烟,这就表示敌人正在入侵,战争即将爆发,是最紧急的报警讯号。
“报平安,白日燃三堆芨芨草,不入粪矢。”白草军士兵上前,将三捆芨芨草摆入到烽堠台下。
接着高固挥手,台上的士兵用火绳点着垛口桔槔上的火盆,而后将其叩下,点着墙下芨芨草的草捆,瞬间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