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梁一飞就专门提过,最好能找到老外。
数量不用多,课时也不需要安排太满,专门在周末,给学生聊外国的风土人情、文化习俗,帮助想出国的学生,提前了解他们将要去的那个地方和国内有什么不同。
这点很重要,不仅能便于留学生提前对外国有个印象,关键是,去大使馆面试的时候,老外面试官非常看重中国留学生的三观是否和和他们国家契合。
有很多学生,英语水平非常好,但都倒在面试这一关上,出来之后还不知道为什么,回去下死功夫继续复习英语,然后继续被淘汰。
就是因为东方的思维模式、三观和西方的有明显区别,你不懂他的文化,他的所谓的‘政治正确’,你就完全get不到他考察的点。
比如当着白人面试官骂黑人,白人心里说不定有共鸣,但会毫不犹豫的pass掉,英语再溜都没用。
再者,老外嘛,金发碧眼,搞英语补习班,本身就是一块活招牌。
这个任务是有点难的,在大学里任教的、留学的外国人本来就很少,还有一些外企里的,这些人有很丰厚的补助,出于种种原因,一般不会去社会上捞外快。
顾文明换了个思路,我不找留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