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态就行。
不见朝堂上闹翻了天,李汝鱼依然站在枢相公一旁一语不发。
显然是准备接受了。
其余辅政大臣例如魏禧等人,坐看热闹。
右相周妙书是极力赞同,左相宁缺有些中庸,他乐意见到李汝鱼在兵部尚书位置上,至少能和赵飒、周妙书分庭抗礼,这样才能显得他的重要性。
但他又不愿意得罪赵飒和周妙书。
三人决权,左相宁缺态度含糊,周妙书和赵飒极力赞同,于是就这么定了下来。
只等幼帝诏书——
这就是个表面上的流程。
三公决权一旦定下来,幼帝便只是名义。
李汝鱼被摘去兵部尚书一职。
这道惊雷不可谓不小,然而比起后面的那道惊雷,这就是小巫见大巫。
半个月后,又起炸雷。
这一日的大朝堂上,宗正寺卿赵麟、御史大夫赵镰共同上奏,称李汝鱼以剑行国,在内乱和南北大战之中功勋昭著,又在军中提拔了徐骁、卓宗棠等人才,理应封王。
这个提议一出,大庆殿顿时炸锅。
封王?
这是大凉多年未有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