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文见厄尔一脸倦容,便没有再追问下去。
这事正如厄尔所说,前因后果十分复杂。
简单来说,二战期间,为了支持前线,整个美国的生产者都在为了胜利而废寝忘食。因为战争红利,美国的企业主们获利无数。一部分中产跟着喝到一点甜头,口袋里有了数目不匪的现金。二战一结束,大义消失,但工人们的待遇却每况愈下。二战期间控制物价的物价局渐渐失去作用,物价随之持续上涨。
名为“通货膨胀”的大戏正在上演。
这种情况下,农民惜售是理所当然的。
解决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提高价格。
当然,这办法只是说起来简单而已,其中涉及驴象两党之间的博弈,不可明言的利益交换,不是光一个“提价”能简单概括的。
晚餐结束后,没有从厄尔那得到答案的埃文找来最近的报纸。没多久,有着多年马列与资本主义教育基础的埃文很快就想明白了其中的脉络。
他甚至能够推测出,在低收入和物价攀升的双重压力下,工人“运动”的热情会随之渐渐高涨,唯有“罢工”才能消减这种热情。
想到这儿,埃文突然有些担心,“卡尔森几天内就到,可千万别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