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形楔子的一个角上,把弹簧连在角对应的那条边上,这一步两人必需小心翼翼,不能把金箔弄断;
再来是把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匚”字框架上面的那一横上,为了使弹簧可以上下调节,因此用上了螺丝;
最后,把带着金箔的楔子压在锗单晶的表面,在压力的作用下,角上的金箔会断开,这一步非常关键,施加在楔子上的力量不能太大也不能大小,必需确保两段金箔靠得足够的近。
这一个点接触晶体管,埃文和莱顿合作花了一个多小时便做出来了。这个速度比埃文原先预想的要快。
接下来便是测试,如果这是一个成功的晶体管,当在其中一面的金箔加上一个小电流时,另一面的金箔将能测出一个更大的电流。
实验中,将前者定义为发射极,后者定义为收集极。
围绕着这个“小小”的晶体管,两人转了好几圈,确认没有问题后,才将其搬到实验台上。实验台上放着测量仪表和实验用的电源,这个电源可以调节输出的电压大小。将晶体管安放到早就准备好的测量电路上后,两人正式开始测试工作。
埃文担当测试员,莱顿担当数据记录员。
实验一开始,埃文先给了发射极一个小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