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的老旧防空战舰。如果把设计与建造时间算进去,就要做好在4年到6年之内建造40艘防空巡洋舰的准备。
显然,这根本就办不到!
结果就是,帝国海军不得不对一批老旧战舰进行现代化改进,把服役的时间延长10年到15年。
关键依然是抓紧建造新式防空巡洋舰。
对雷达系统的要求降低,也意味着可以采用更小的舰体。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也只能因陋就简,由浦州的海军舰船设计院,用了不到6个月就完成了总体设计。
因为造价非常低廉,甚至可以说便宜,所以该方案在论议两院立即获得了批准。
这就是“青州”级,全球首种配备相控阵雷达的巡洋舰,也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数量最多的巡洋舰。
要说的话,“青州”级还是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吨位最小的防空巡洋舰。
其满载排水量,只有可怜的11600吨,比不上重巡洋舰,更别说跟大战期间那些大型巡洋舰相比。
为了有面积更大的甲板,安装更多高射炮或者防空导弹,好给航母提供足够的掩护,帝国海军在战后建造的防空巡洋舰,就从来没有限制与控制过吨位,满载排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