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路的写作水平。
后来郭大路的几首诗陆续出现之后,这些作家才慢慢收了轻视之心,不敢小看过大路了,尤其是中秋晚会的一首《明月几时有》,将整个文坛都震的晃了三晃,这首绝妙好词,足以千载传颂而不衰,他们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
能写出这么一首词的人,不由得他们不重视,即便郭大路不是一个好的文学家,但最起码他是一个好的诗人,他在古体诗词上的才情,很多有自知之明的人都自愧不如,只有一些什么都不懂的废物才会鸡蛋里挑骨头,说郭大路的诗词这样不好,那样不好,最后被人打脸耻笑,弄得狼狈不堪。
如果中秋词之后,大家只是对郭大路在诗歌上的才情感到震惊的话,那么在《阿q正传》这篇出来之后,这些主体文学中的作者们全都吃了一惊,他们发现,原来郭大路的文笔竟然是如此辛辣有力,对社会的洞察力远远超过了同时代的人,写的东西也不是他们所能想象出来的。
到了这一步,除非极少数冥顽不灵的人,其余的人早已经认可了郭大路的实力,都知道小看了郭大路。
而在郭大路陪着雷雨去瑞典领奖时,很多作家心里都不舒服,你雷雨要是领着自己的亲人去领奖,大家都说不上什么,可是你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