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前期生产经验的积累,对从海菲公司引进的车型进行改造。
到上世纪90年代初,罗冶已经能够推出自主知识产权的自卸车,虽然性能和质量与海菲公司的产品无法相比,但价格上却有绝对的优势,因此赢得了一部分矿山的青睐,分走了海菲公司的一小片市场。
在那个时候,莱斯特就已经注意到了罗冶的崛起,并向公司发出了预警,希望公司能够关注这个对手,并且加大研发投入,保持对罗冶的技术领先优势。
可就在此时,美国资本市场的注意力,却全部转到了新兴的信息产业以及金融业上。谷歌、雅虎、亚马逊等互联网企业的一夜暴富,令传统的制造业企业相形见绌。一年5%的增值,与一年500%的增值相比,资本市场更看重何者,还需要考虑吗?于是,无数的资本从制造业中脱离出来,投向互联网产业,没有谁有兴趣关心自卸车这样的传统产品。
托雷克抱怨海菲公司没有对自卸车进行实质性的革新,莱斯特又何尝不知道这一点?他原先以为南美各国与美国有着传统联系,属于美国的后院,南美的矿产大亨们是不会抛弃美国产品的。谁料想,不可能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连埃达铜矿这种老客户,都被中国人吸引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