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师曾说我,让我心有所感。我父母俱亡,只我一人。若我在山中修道,度过此生,便是不孝。由是我此番出山,一则为了传宗接代,让赵家不至于在我这里断绝。二者光耀门楣,使我父母在天之灵欣慰安息。”
朱慈昊听到这里,心里只觉得这赵壮士果然是个直人。说的那美色权力,仿佛都是义务,完全不放在眼里。
不过这位赵壮士,的的确确不是一个寻常的人物。非常人行非常事,又理所当然了。
于是笑道:“赵壮士助大军破建奴,已是功莫大焉。此次进京,父皇定有重赏。光耀门楣不在话下。”
又道:“至于传宗接代——大明万万里,什么样的美人,只要赵壮士看上的,小王保证为赵壮士说成婚事!”
赵昱淡淡的点了点头:“既如此,我便听凭殿下吩咐。不过须得教殿下知晓,若有一日,我要回山修道,殿下须得不能阻拦。”
朱慈昊可不管有什么条件,只要赵昱答应,一切好说,只是点头称是。
于是便下山而去。
一路西南,奔京师而走。
这一走,便是半月。一路上,赵昱对朱慈昊这位在他的灵感之中,极为特异的太子,有了一个较深的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