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来吊唁他。但现在烽火连年,阻隔了各地的交流,这种情况下还能有人来吊唁,可见蔡邕在人心中的地位,非同等闲。
蔡邕应该早已下葬了,吊唁的是他的衣冠。这些学者,不少都嚎啕大哭。或者吟唱为蔡邕所作的挽辞。辞唱声中,整个蔡府,一片凄凉。
对于蔡邕这样的大学者,赵昱是敬佩的。实际上,无论后世怎样的议论,文明的传承,都离不开这些大学者。没有他们,整个文明将一片黑暗。
他们是人道一个重要面的完全体现。
天不生圣人,万古如长夜。而圣人之后的大学者,就是举着圣人点燃的火把,一路传递千万载的火炬手。
赵昱真心实意的拜了三拜。
然后他一个人,就在蔡府之中,看看走走。
蔡邕为人清正,说起来,蔡家也是陈留大族。然而蔡邕却并不富裕。或者董卓曾经并非没有给他许多赏赐,大概都没有接受吧。像他这样的学者,无论怎样,总要拿捏一个清高。真学者真清高,而假学者假清高。蔡邕是真学者,这一点毋庸置疑。
他是辞赋大家,而且是最后一个辞赋大家。是书法家,飞白书的创造者。是音律大家,蔡琰的音律,就是她的父亲蔡邕教的。是学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