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师去信一封,言道:鞑子兵锋至宁远,平西伯唯恐关宁有失,早率军前往抵挡去了。
几乎一前一后,相差不到半个时辰,白腾蛟率军入关勤王,吴三桂则领兵出关,奔宁远而去。
实际上吴三桂进退维谷,不独乎此间事。其舅父祖大寿投降鞑子以后,吴三桂与鞑子便有了最直接的联系。奴酋黄台吉多次与他通信,想要说服他投降。
但吴三桂很犹豫。
他在明廷这边,作为崇祯帝如今最为倚重的大将,可谓要风有风,要雨有雨。若投降了鞑子,则不一定有这样的地位。
然而他又能看出明廷的颓败,早晚都要覆灭。
再则其父吴襄及家眷亲族,皆在京师。若举兵降清,恐怕抄家灭族。
于是吴三桂在这之间犹豫不决,盘桓难定。
思 来想去,暂时只有逃避一途可走。左右这辽东,对他而言,恐怕也算不得什么危险了,真遇到危险,投降就是,反正他舅舅祖大寿在黄台吉手下还有些颜面,不至于被弄死。
因此他忙不迭的率军去了宁远。
夜色潺潺,薄暮如纱。海上风平浪静。
这时候,海天一线之间,露出几点黑影。黑影缓缓壮大,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