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府镇的镇,不是一个镇级治所的镇,而是军镇的镇。是前朝明廷九边重镇之一,与大同镇共同构筑形成对鞑靼土默特部的宣大军事防线。
宣府西接大同,东边的怀来卫与京师顺天府直接相连。其军事地位之重,可以称之为京师顺天府的门户屏障。
此前宣府总兵唐通奉诏勤王,被赵金所部击灭,斩下头颅。由是宣府空空,对北边鞑靼人的防御空虚到了极点。
嬴翌用极短的时间进行军事调整,以郑九校尉部为核心,设西北战区,宣府就包含在其中。
郑九率兵入宣府,直奔治所宣府镇。一路所过,诸县望风而降。大军刚刚抵达城外,宣府镇的官员便也打开了城门。
大抵皆是无路可走。
一则嬴翌兵强马壮,二则崇祯帝下诏退位,明朝灭亡已成定局。任何一个地方的官员都成了无根之萍,又没有重兵依靠,只有投降一路可走。
郑九的重任,在于建立西北战区。因此一路过来,各县城投降的事,并没有耽搁脚步。只令当地官员稳定秩序,等待牧政院区置。毕竟那是牧政院的事。
而宣府镇,则是建立西北战区的第一个核心位置,抵达这里之后,来不及安营扎寨,郑九便在城下接见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