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泛白,他沉重道:“阿济格与多铎既向我请援,想必已有刻不容缓之势。且贼首亲至,可见其决心。惟今该当如何,诸位可有教我?!”
不等有人回答,多尔衮又道:“原想以兵力优势将其拖住一二,待破山海关,夏贼便是瓮中之鳖,然不能敌,如之奈何?我令其回援,亦不知结局?”
此时颓废的豪格第一个开口:“贼兵强横,我大清八旗精兵亦不能当,遑论汉八旗与朝鲜兵?惟今之计,唯有速速突围,尽力保留儿郎性命,万万不可与之死战。如此才有卷土重来之时。否则...”
老代善叹了口气,亦道:“豪格之言,虽丧威风,但未尝不是道理。八旗儿郎是大清立国之基,如今止不到十万人。一旦损失过重,大清危矣!”
济尔哈朗跟着道:“摄政王速速决断,夏贼不会给我们的太多时间。”
多尔衮此时,心中无比复杂。他知道这些人的话有道理,但同样知道,藏在这些话背后的意义。
敌人的强大,多尔衮已经深深的知道。如果那副盔甲还不能说明什么,那么阿济格和多铎刻不容缓的请援,则能打消一切疑虑。
作为多尔衮最信任的两个亲兄弟,阿济格和多铎皆能征善战,如今二人各拥两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