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寒假这么一说,虽说华夏的《数学学报》比不上瑞典的《数学学报》那样出名,但毕竟也是国内最顶尖的数学期刊了,每天收到的论文也是不计其数。
文章虽多,但是这些审稿人对于任何一篇论文都不敢大意,因为说不定哪一篇论文就是能改变数学研究格局的通世之作!
“小李,今天已经收到了多少篇论文来稿了?”负责审稿的杜生亚喝了口茶问道。
“截至到现在已经有三十篇了,相比较以前已经少了许多,估计是因为放寒假的原因吧。”小李看了眼电脑回答道。
“那正好一人十篇,给老彭和小赵一人随即发去十份,估计用不了几个小时就能完成了。”杜生亚扭了扭脖子,准备重新进入工作状态。
干了十多年的审稿工作,杜生亚基本上看一眼题目就能知道论文的质量大概如何了,有许多人发论文纯粹是为了评职称,只要能入选就行,论文的质量自然就不会很高,不过也有不少人是真的沉醉于数学研究,这些人的论文质量自然就要高上许多。
总而言之,收到的论文稿子质量良莠不齐。
“今天的论文质量不错嘛,我这十篇里面,已经有四篇入选了,还剩下三篇没审,怎么着也得有一篇入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