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肯把特效做到极致的导演终究是少数,很多时候观众也看不出90分与95分的区别。尤其是在中国市场3d氙灯亮度明显偏低的放映大环境中。
有多少人会注意到《阿凡达》中,纳威人在涂抹油泥的镜头中,油泥的黏度是否合适?
谁会在乎《普罗米修斯》中,cg制作的外星人“工程师”,面部皮肤和嘴唇皮肤的之间的区别呢?
再没有更加具有震撼性的技术出现前,如今的特效技术已经绰绰有余。越来越多的新公司可以做的相当出色,原本的霸主公司和普通公司间的差距越来越小。
所以,陆麟才会收购两个外国公司做幌子,每次电影制作时,要把特效镜头分包给20多家公司,却始终没在国内成立特效公司。
中国的特效公司,技术实力上并不差,除陆麟以外还没有像样的特效电影系列,是市场、出品公司等多方面的结果。
弗兰克这个美国佬,猜不到陆麟的想法,也不知自己这个所谓的视效总监,只是个唬人的幌子,兴致盎然的讨论起“逐鹿之战”的细节。
“陆,如果金陵那边真的能出一个团,由他们扮演大战双方的士兵,再用数字技术做出几万人大战的场面,这镜头绝对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