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成效,至少也要花上三年。
然而他魏大人已经在大理寺主政了七年之久,朝廷还能允许他再留任三年吗
尤其他之前七年当中,几乎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政绩而这等国策,又必然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
反观孙绍宗,他之前在五溪州时,就曾担任过一年半的四品巡阅使。
作为这篇国策的提案人,即便是按照三年一升迁的套路,两年后接任大理寺卿的位置,也称得上是顺利成章。
届时名利双收、青史留名的,可就是他孙绍宗了
就算碍于岁数,孙绍宗未能成功接任,自己倒是也多半会被别人替代
总之算来算去,这篇提案再怎么好,似乎也没自己多少好处。
虽说魏益这些年一直安心做个咸鱼,可这名垂青史的机会就在眼前,却又偏偏与自己无缘,这心中的失落与不甘,又岂是常人可以理会的
一时想入非非,连五官都为之扭曲了。
“妙、妙、妙”
这时一个亢奋的嗓音,突然填满了整个花厅,就见李文善攥着那份奏疏,直激动的双目通红,连声赞道“孙少卿这份提案,实在是振聋发聩善、大善也”
也难怪他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