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不能直接作为新兵补充营的来源,但是完全可以直接从中挑选出勤劳肯干,吃苦耐劳,附从性好的人员来;组成更多的建生军序列,以供开拓屯垦或是攻城营造所需。
就算是最后层层汰选下来被放回去的劳动力,同样也可以引导和安置到那些新建立的屯庄里去,作为在册管理的后续赋税人口。这又是第四种好处。
此外在这个过程当中,又形成了一个隐性的保障措施;当乡野民间的青壮年劳力都被聚附起来之后,战后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问题和人心排斥,也被变相缓解了。
因为,就算有一些漏网之鱼的野心家和敌对、反乱分子,面对剩下来的老弱妇孺;想要乘着人心尚且疏离之际煽动变乱和反抗,也根本发动不起来了。
这就是我以三亢著称的大宋,遇到灾荒后就忙着扩军的某种故智所在。也是大型工程的第五种潜在的好处和便利。
当然了,自古以来诸如长城、京杭大运河之类的著名工程,之所以被批判为劳民伤财的缘故,就是因为当时的朝廷和官府,是无偿征用和驱使百姓以为徭役的。
因此沿途地方百姓往往不但要自备口粮、工具参加劳动,还很有可能随着亢长的工期就此耽误了农时,导致全年的收成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