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是夔门,取义夔州门户,又是巴蜀咽喉;乃是与北方陆地上的剑门关一起,自古就有“险莫若剑阁,雄莫若夔”的美称。
峡谷窄如走廊,两岸崖陡似城垣,其间又遍布着若隐若现的栈道、悬棺和历代名人雅士留下的大小题刻。杜甫就曾有诗云:“众水会涪万,瞿塘争一门。”
瞿塘峡西口的山壁上,便是大名鼎鼎的瞿塘关所在了。关城本身并不算高大看起来并不起眼,但是正当绝壁上的道路要冲所在,一面就是深峡绝壁下的大江奔流,一面是重叠而上的陡坡峰峦。
只有一条沿着赤甲山壁和山缘蜿蜒而上的狭长古道,穿过关隘通往西面的夔州治所——奉节白帝城。更关键的则是江面上的天然行船天险——滟澦堆,又俗称燕尾石,乃是峡江道中流的第一险阻所在。
正所谓是“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荆州歌》李白)如今正当八九月份,并不是水势最大最适合行船的季节,被江水冲刷的上大下小宛若蘑菇的大半截滟澦石,就这么簇立在水面上。
而在宽大数丈的滟澦石裂隙之中,犹自残留和镶嵌着许多朽烂不堪的发黑船骸碎片,那都是历年历代冒险行船江上的牺牲者所留喜爱的残迹;江风呼啸激浪排空之间,仿若是历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