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比五贤帝时代之后罗马禁卫军在国内玩的废立游戏,与借助外来蛮族大军来上位的差别一样。
同样保持静默的还有高骈为首的淮南军事集团。他们几乎是一边继续对中原的局势作壁上观的按兵不动,一边却是与各方势力都保持了暗通往来。
其中同样包括了上游的太平军势力。然后又与盘踞在淮西的秦宗权、刘汉宏等,从属于义军阵营的附庸势力,形成某种意义上的对峙。
不过,周淮安在当地打听到“吕用之”“诸葛殷”这几个名字之后,便就放下一大半心来了。虽然历史进程有所不同,这些隐患还是如期在开始埋雷了,就看将来什么时候自动或是主动将其引爆之了。
相比关中与中原的喧嚣,河东的沉默,淮南的静坐,蜀中的偏安;大江以南的江东境内同样纷乱不止,但是相应的战争强度就要低得多了。
基本上就是以江东两浙各州分成十几股大小势力,自称刺史、团练、防御的名目在相互乱战。至于其他旋起旋灭的乡里、镇戍级别的势力不知道凡几。又很有些澡盆内战争式的菜鸡互啄意味。
其中比较令人关注的是,丹徒战败的董昌居然给他逃回到了杭州州城临安去了。只是实力大损的他在临安城也未能呆上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