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糠饼子都给我留下大半的兄弟啊”
“全家老小都饿死之后,我仅剩的一个兄弟啊”
“跟我一路走过来都没能丢了性命。。”
“竟然在这已经陷落的广州成立,死得这么凄惨”
“这叫我怎甘咽下这口气啊。。”
。。。。。。
与此同时,在还算宏伟的城门边上的人群里推来挤去的,排了老半天也没有等到的周淮安,也忍不住在饥饿和困意中,靠着墙边小小打了一个盹又被惊醒过来。
“儿子额。。你就叫周淮安了”
儿时依稀的言语仿若是还在耳旁。
这个名字源自他家老头子,用来纪念出生在江苏淮安的开国先总理周公;虽然他老爹这个周和那个周,不过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同城同姓而已,人家更是实打实的绍兴籍;
但是丝毫不妨碍他家这位追慕依旧的老头子,追着当年诸如“卫国”“爱国”“卫红”“卫东”“援朝”之类,残余时代特色的尾巴和起名不能用地名的户籍漏洞,给他起了这么个看起来颇为大路货/中规中矩的名字。
然后,等到他稍稍懂事的年纪之后,随着录影厅里一部脍炙人口的港台武侠片,《新龙门客栈》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