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在此之前义军虽然也偶有发饷钱和犒劳的例子,但是其实没有固定的期限和具体时间;而且是以布帛米粮盐酱之类的实物为主,基本上有什么就发什么。
从某种意义上说,拥有日常稳定的军饷和战时的犒赏相结合,才是一只军队正规化和制度化、常态化的建设,所必然经历的过程。伤员的补贴和阵亡者的抚恤,同样也是保障其中相对稳定士气和凝聚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具体发放的过程也有讲究,并不是直接把钱交给各队头目,在让他们自己层层分发下去就省心了;那只会迅速催生造一群专门靠喝兵血和过手克扣军饷牟利的寄生和特权阶层,而对士气人心起到某种意义上的反效果。
因此在后营里,各种日常物资的配给都是按照名册上的人头进行对接,实在没有什么给人下手的花头,这是颁发军饷和犒赏也不会例外;而周淮安甚至还是有些恶意趣味的搞了一个颇有些气氛的现场仪式,一字排开七八行桌面和钱筐作为领取点;自己这坐镇当场监督整个过程,然后让每队排好次序,按照念到的名字和具体数额轮流来自己面前领取,以杜绝被人上下其手的机会;
就是算是阵亡者和伤员也不例外,将会把念到的数额送到救生队里去,或是当场交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