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形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金银乃是海内寰宇比较公认的通货计量标准;而随着丝瓷茶纸等大量特产出口,而海外金银货币的流入。与唐朝贸易的阿拉伯、波斯等国广泛使用金币,外商把波斯钱币、阿拉伯金币源源不绝带进广州,为岭南市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金银货币来源。
这些输入岭南的金银称“南金”。权德舆《杜公(佑)淮南遗爱碑并序》云:“其镇南海也,南金象齿,航海贸迁”。权氏《徐公(申)墓志铭》谓:“溟涨之外,巨商万舰,通犀南金,充牣狎至”。王建《送郑权尚书南海》诗曰:“市喧山贼破,金贱海船来”。海舶到岸,外商以金银购买中国产品,导致金银增多和长期金价下跌。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岭南为唐代重要金银产区。《新唐书》卷四十三上《地理志》记载土贡金银的州有73州、68州,岭南分别有39个和47个,各占全国的61.9%和69.12%,根据史料,大多集中在西江沿岸诸州。
唐人刘恂谓:“五岭内富州、宾州、澄州江溪间皆产金,侧近居人,以木箕淘金为业”。许浑《岁暮自广江至新兴往复中题峡山寺四首》之三云:“洞丁多斵石,蛮女半淘金。”且注:“端州斵石,涂涯县淘金为业”。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