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天子身边的侍御、宦者之中,也有的是人愿意去说、愿意去做;他只要顺势接受和引导这番结果就行了。
甚至有的时候为自己正名和撇清的需要,他还会反倒过来进行劝谏和驳斥,那些明显过于浮夸和虚妄的逢上所言;或又是主动劝说保全和赦免,一些屡屡不讨天子喜欢的沽名钓誉之辈。
因此他在能在这位兴趣涉猎甚广,而时常心无定性的少年天子身边,前后历经数批內患更迭,而始终宠眷不移、信重不衰;就算是面对号称大内“两只羊”的老宦世系杨复恭、杨复光兄弟,也依旧压过对方一头。
哪怕对方才具出众而颇有功绩,在朝野当中广受好评,天子也不得不始在军国大政上任之重用之;但是一旦涉及真正要紧的事情和关键之处,首先想到的还是与自己这位“大阿父”商量和问计。
他也可以容忍那个自以为忠直敢谏,而时常在天子身边做惊人言的伶人石野猪;因为他始终是个士人所看不上也不会接纳的卑微倡优之身;就算在天子身边再怎么博名出位也不可能变成,有资格挑起、扰动舆情的侍讲学士或是拾遗补谏的言官。
甚至是那个事事针对他的左拾遗董昌,他也是求请天子予嘉赏以鼓励言路,然后回头再名正言顺的左迁外放